我在一間九龍城的小店裏面發現這本書,覺得作者的經驗很特別,不知不覺就看完了。
從很多方面來說,作者在30歲前後工作假期簽證去澳洲窮遊不是一個舒適的經歷。
根據作者說,她在香港面對了很多嚴重的情緒問題。因此這不是一個Gap Year這麼簡單,而是一個治療自己的旅程。
作者經歷的種種辛酸,不少是常人都可以想見的。
- 在Hostel的同房鄰居晚上的一番喧鬧;
- 錢包被人偷偷拿走三分之一的現鈔;
- 找不到工作,被迫在街頭買明信片,耍太極賣藝賺錢;
- 遇上無良劏房房東,把三個人擠進一家只有一張床的房間裏。
但反過來說,作者孤身一人窮遊,有很多經歷也是其他方式不能得到的。例如,
- 在她賣藝的時候,有一個衣衫襤褸的清潔工人居然給了她一張20澳幣的鈔票。
- 在不同地方她在sofa surfing的時候,在一位樣貌凶神惡煞,但為人處事極為細心和體貼的大叔家中留宿。
- 一位自己生活也很不容易的單身母親,在招待作者之後仍然與她保持聯絡。
- 單身母親在聽到作者後來在澳洲別的地方的不快經歷之後,主動提出出錢買機票請她回來住,教鄰居太極,換來更好的生活。
作者講述她的經歷的時候十分簡明扼要,和繁體字書裏面台灣作家的風格炯然不同,相信不少香港讀者會讀得舒服。